新闻动态

热烈庆祝“中国表面工程协会镁合金分会成立大会”在安徽池州圆满落幕,公司董事长刘万青当选镁合金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发布日期:2025-05-13 浏览次数:108

2025年4月25~26日,“汽车领域镁合金拓展应用高峰论坛暨中国表面工程协会镁合金分会成立大会”在池州开元大酒店圆满落幕。作为国内表面处理行业领军企业,合肥华清高科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华清”)深度参与此次盛会,并在技术推广、行业协同和产业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镁合金分会成立:董事长刘万青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镁合金分会于大会期间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进入协同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合肥华清董事长刘万青凭借其在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的贡献,当选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董事长刘万青表示,分会的成立将整合行业资源,推动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并通过技术交流与产业链合作,助力我国在全球镁合金应用领域抢占先机。合肥华清作为分会核心成员,将依托其在池州高新区投资建设的镁基新材料及表面处理产业园(规划用地580亩),打造从材料开发、工艺优化、表面处理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二、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新材料创新基地(安徽)”授牌仪式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新材料创新基地(安徽)”授牌仪式


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新材料创新基地(安徽)”授牌仪式。该基地由合肥华清牵头建设,以池州表面处理产业园为载体,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与安徽省产业升级需求,定位为“全国领先的表面工程与新材料绿色智造创新枢纽”。基地将以“绿色、智能、开放”为理念,力争成为国家表面工程产业升级示范标杆,赋能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报告: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刘万青教授作报告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刘万青在大会主论坛作了题为《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的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合肥华清在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的创新成果:

1. “四大”技术突破

镁合金自修复导电转化膜技术(SCCT):合肥华清研发团队研发出的自修复导电转化膜技术(SCCT),采用无电沉积工艺在镁合金表面构建功能性的沉积层,构建功能性导电转化膜,裸膜中性盐雾测试达200小时-500以上(不同镁合金型号),兼具自修复特性。覆盖航空航天、军工、3C电子、5G通信、新能源汽车及低空飞行器领域,尤其适用于需要导电性及轻量化的户外镁合金产品。


镁合金自修复复合氧化技术(SCOT):通过配方与工艺优化,制备非贯穿致密涂层,中性盐雾测试超500-1000小时以上(不同镁合金型号),具备主动/被动协同防腐机制。


镁合金高耐蚀耐高温镀银技术:通过界面结构优化与镀液配方创新,实现晶粒细化镀层沉积,中性盐雾寿命500-1000小时,耐高温达200-300℃。解决镀层结合力差、耐蚀性不足等传统痛点,兼具导电性(>10⁶ S/m)、电磁屏蔽及可焊性。该技术可为军工雷达组件、航天器电子封装、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等场景提供轻量化导电解决方案,替代铜、铝等传统材料。


镁合金高装饰产业化技术:通过氧化着色工艺同步提升耐蚀性与装饰性,成本较钛合金降低30%-50%,实现轻量化与美学设计融合。该技术主要在应用消费电子领域:替代手机钛合金中框,满足笔电、可穿戴设备对轻量化与外观质感的需求,以及泛工业应用:拓展至汽车内饰件(如仪表盘支架)、建筑装饰构件等高附加值场景。


2. 行业影响

该报告为镁合金产业化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华清高科的技术成果将加速我国镁合金从“实验室研究”向“万亿级市场”跨越,并助力全球镁产业格局重构。


四、结语

此次大会的召开及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合肥华清作为技术引领者与产业实践者,将持续推动镁合金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全球轻量化与绿色制造贡献“中国方案”。

返回顶部